目錄

非洲豬瘟(African Swine Fever, ASF) 是一種會感染 家豬與野豬 的高度致死性病毒性疾病,具有 高傳染力、無疫苗、無特效藥 等特性,但 不會感染人類、也不會透過食用豬肉感染。

什麼是「非洲豬瘟」?會傳給人類嗎?
非洲豬瘟(African Swine Fever, ASF) 是一種會感染 家豬與野豬 的高度致死性病毒性疾病,具有 高傳染力、無疫苗、無特效藥 等特性,但 不會感染人類、也不會透過食用豬肉感染。
主要特性
- 致死率高達 90%~100%
- 病毒極度耐活:在豬肉、乾燥血液、低溫環境都能存活很久
- 沒有疫苗、沒有治療方式
- 只感染豬,不會傳給人
傳播方式
- 人為攜帶(鞋底、衣物、車輛設備殘留病毒)
- 感染豬隻排泄物
- 餵食含有受感染豬肉的廚餘
- 汙染的豬肉產品
- 野豬活動帶來的擴散
常見症狀
- 高燒、食慾不振
- 皮膚發紫、呼吸急促
- 嘔吐、腹瀉
突然死亡(重症常見)

非洲豬瘟爆發後會怎樣?
非洲豬瘟(ASF)一旦爆發,後果非常嚴重,主要影響如下:
一、豬隻大量死亡
非洲豬瘟的致死率高達 90~100%,感染後豬隻多在數天內死亡,目前沒有疫苗或特效藥。
二、全面撲殺與封鎖
為防止疫情擴散,政府會立即:
- 撲殺感染與疑似豬隻
- 封鎖疫區、禁止豬隻與豬肉產品流通
- 消毒農場、禁止外人進出
這會造成豬農重大損失。
三、豬肉價格波動
豬隻被撲殺、供應減少,常導致豬肉價格上漲,甚至影響整體肉品市場。
四、經濟與貿易打擊
爆發 ASF 的國家常被禁止出口豬肉,農業與食品產業損失慘重。
例如中國與越南爆發後,豬價曾暴漲、民生成本上升。
五、不會傳染人
非洲豬瘟不會感染人類,但受污染的豬肉仍可能傳播病毒給其他豬隻,所以不能隨意餵食廚餘或走私肉品。

非洲豬瘟對社會影響?
整體社會影響
- 消費信心受挫
民眾對豬肉安全產生疑慮,短期內出現「不敢買、不敢吃」的情況,即使非洲豬瘟不會傳染給人,仍造成市場恐慌。 - 飲食習慣改變
豬肉價格上漲與供應減少,使部分消費者轉向雞肉、牛肉或海鮮等替代肉品,餐飲業也被迫調整菜單與售價。 - 物價波動、生活成本上升
豬肉及相關製品(香腸、火腿、貢丸等)漲價,導致整體食品價格攀升,生活開銷增加。 - 假訊息與恐慌傳播
網路流傳許多錯誤訊息(如「吃豬肉會被傳染」),造成社會焦慮,需要政府與媒體加強澄清。 - 社會資源壓力
撲殺與防疫工作需投入大量人力與經費,地方政府與防疫人員壓力倍增。 對農民心理與社區的影響
豬農因損失慘重與長期防疫壓力,出現心理創傷與經濟焦慮,農村社區的生計與穩定受到波及。
非洲豬瘟政府需要做什麼?
政府應做的重點工作
- 強化邊境防疫與檢疫
- 嚴查入境肉品、加強旅客行李與郵包檢測。
- 設置高額罰金,防止違法攜帶肉品入境。
- 建立完善通報與監測系統
- 監控全國豬場健康狀況,及早發現異常疫情。
- 與地方政府協作建立「即時通報機制」。
- 撲殺與補償機制
- 一旦確診,立即撲殺感染豬隻並妥善處理屍體。
- 提供合理補償金,減輕豬農損失,鼓勵主動通報。
- 加強生物安全與場區管理
- 補助豬農建設防疫設施(消毒池、防鳥網、圍欄等)。
- 推動「分區養殖」與「智慧防疫系統」。
- 推動防疫教育與正確宣導
- 宣導「非洲豬瘟不會傳人」,穩定民眾信心。
- 防堵假訊息,確保資訊透明。
- 協調跨部門與國際合作
- 農業、衛生、海關、警政單位聯合執行防疫。
- 與鄰近國家共享疫情資訊,防止跨境傳播。